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13课,课题是《穷人》。这篇文章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它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主人公桑娜和渔夫主动收养刚刚病故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孤儿的故事。赞美了桑娜夫妇在自身生活困难的情况下,仍本能地向别人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一种可贵的品质,他们在生活困境面前的一个善举、一个信念,让人动容,彰显出人性之美。
让我们跟随资深教师杜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深入理解其背后的情感与深意。
一、学习目标
- 学会本课14个生字,包括“汹、涌”等,并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渔夫、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
- 快速默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 能够抓住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
- 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
二、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年),伟大的俄国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却同情被剥削被压迫的农奴。他的文学作品气势恢宏,人物众多,语言质朴,心理描写细腻、逼真,被誉为俄国文学泰斗。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
- 19世纪70年代,俄国历史上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封建农奴制逐步崩溃,劳动人民对沙皇专制的反抗斗争日趋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穷人》这篇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的高尚品德。
三、字词的学习
- 本课生字共14个,组成的词语有“汹涌、来势汹汹、涌动、汹涌澎湃、澎湃、心潮澎湃、熄灭、掀起、困难、贫困潦倒、唉、淋湿、糟糕、皱眉、饭勺、嘿”等。
- 列出近义词和反义词,并解释部分词语。
四、文章分析
全文分为三部分,各部分内容如下:
- 描述了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桑娜焦急地等待丈夫归来。
- 桑娜探访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死,便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孤儿。
- 渔夫归来,得知西蒙去世,主动提出收养孤儿,夫妻俩的想法不谋而合。
五、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渔夫和他的妻子桑娜收养女邻居西蒙两个孩子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的悲惨生活和他们在困苦中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六、写作特点
环境描写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场景,还烘托出主人公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
七、品读建议
资深教师杜老师建议:同学们,这篇小说多读几次,从“感受人物形象”出发,来理解文章。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
- 初步感知故事中穷人的形象,文中没有“穷”字,为何小说以“穷人”为题?
- 抓住心理描写,体会桑娜的人物形象。
- 抓住人物对话,体会人物形象。
八、课后问题
- 课文讲述了什么内容?
- 本文通过哪些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 文章第一自然段如何通过环境描写烘托了桑娜的品质?
以上就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穷人》的学习内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感谢大家的关注,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篇文章更深入地理解《穷人》所传达的深意,感受到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