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无常,面对家庭的变故,亲人的离世,生者往往悲痛欲绝,很长时间都走不出来。那些未曾经历过至亲离去的人,往往难以感同身受!
然而,现代科技的进步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通过AI技术,“复活”已故的亲人,让他们的音容笑貌再次展现在生者面前,仿佛他们从未离开。
想象一下,你能与已故的亲人面对面交流,听到他们熟悉的声音,看到他们栩栩如生的面容,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是心灵的慰藉,还是自欺欺人的安慰?
我们来看看两个真实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故事一:UP主吴伍六用AI还原已故奶奶
吴伍六,一位上海的00后视觉设计师,在23年清明,他用AI工具生成了已故奶奶的虚拟数字人,并和奶奶进行了对话。
在他的视频里,“奶奶”讲着湖北的方言,仿佛她还活着一样,讲述着家常琐事。吴伍六问起奶奶生前和他父亲通话的内容,“奶奶”一一回答,声音和语气都如生前一般。
吴伍六表示,他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对奶奶有着深厚的感情,很难接受奶奶的突然离世,所以用AI“复活”了奶奶,希望能以此寄托哀思。
故事二:知名音乐人用AI“复活”女儿
包小柏,一位知名音乐人,他的女儿因罕见的血液疾病离世。为了减轻自己的思念之苦,包小柏开始研究AI技术,希望用科技重现女儿的音容笑貌。
经过不懈努力,他成功用AI复刻出“数位女儿”,并让她为妻子唱了生日歌。这段视频让无数网友泪目,感受到了包小柏对女儿的深深思念。
然而,对于通过AI“复活”已故亲人,网友们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这是心灵的慰藉,是对亲人的思念的一种表达方式。但也有人担心,这种看似美好的安慰,实际上可能是虚假的,会让人一直活在过去,无法面对现实。
科技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温情,但同时也带来了伦理的危机。我们该如何选择?是接受看似“美好”实则“虚假”的安慰,还是勇敢地面对现实,学会接受和放下?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个人的感受和选择都是不同的。但无论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都应该尊重和理解彼此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