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根如风谷传声,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
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耳根如果像风吹过山谷一样,吹过之后什么也没有留下,这样所有听到的是是非非也就都忘了;
心境如果像月亮倒映在水中,当云彩遮住了月亮,月亮还是月亮,水还是水,人如果能够达成这样的境界,心中自然也就晴明一片,而物我两忘了。
“物我两忘”这个境界,我深感其深邃,却难以用言语详尽描述。为了理解它,我曾特地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一成语最早似乎源于南朝梁代文学家沈约的《郊居赋》。原文是:“惟至人之非己,固物我而兼忘。”这表达的是创作者与创作对象融为一体、不分彼此的境界。然而,尽管我尝试解读,仍难以完全理解其深意,或许这也是我在学生时代未能如愿加入学校戏剧社的原因之一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读这两句话。
首先谈谈耳根。我们常说“耳根清净”,这意味着远离了家庭琐事的纷扰,没有是非的纠缠。当然,你也可以找到一个地方,连自然的声音也没有,总之就是远离了喧嚣,独享一份宁静。
耳根清净的好处是,没有杂念,可以专心思考或放空自己,从而得到安闲自在。但生活中难免会有不如意的事情,所以想要耳根清净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厚脸皮精神,遇到糟心的事,处理完后,就不要再一直挂念,否则只会折磨自己。那些先忘记糟心事的人,先获得解脱。
再来说说心境。听不听得到是一回事,能不能忘记是另一回事。这就需要看我们的心境了。虽然谈不上物我两忘,但我们可以选择性地忽略那些无法改变、不想改变的事情,不被它们所烦扰。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但能不能不念呢?不能!既然不能,那么便认真念,念过就不要再反复想。我们的心不大,装不下太多事,旧的不放下,新的怎么来呢?
《菜根谭》这部明代万历年间的语录集,内容广泛,涵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及抚琴、饮酒、赏月、种花的闲雅意趣。虽然因时代局限,有些观点与现代生活有差异,但不妨碍我们从中汲取智慧。对于抄书练字而言,这样简短的文章也非常适合我们练习。
#冬日生活打卡季# #讲好中国文化# #抄书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