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在上个世纪曾是一个在巴尔干地区叱咤风云的国家。尽管它并未跻身世界级超级大国之列,但在美苏两大阵营间,它以其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保持了自身的立场,并在世界范围内倡导了不结盟运动。在70年代,南斯拉夫的人均GDP超过了其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中的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处于同一水平,展现出了其强大的经济实力。此外,70年代的南斯拉夫已实现了36%的汽车保有量,这意味着如果按一个家庭3口人计算的话,几乎南斯拉夫的每个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汽车。
南斯拉夫在60年代就实现了电视普及,到了70年代,电视普及率更是达到了70%,与此同时,大约每两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拥有自己的冰箱。所有7到15周岁的儿童都可以免费接受8年义务教育,显示了其社会福利和教育的普及程度。
二战后的南斯拉夫一度打造了一支近百万人的军队,并拥有200万左右的预备役部队。其陆军仍被视为“欧洲最强的地面武装力量”之一,巅峰时期的南斯拉夫海军拥有1万名官兵和80艘各型舰艇,还包括自主生产的潜艇;南斯拉夫空军拥有3.2万官兵和400多架固定翼飞机、200多架直升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以至于连当时的苏联也对南斯拉夫忌惮三分,而欧美国家则将南斯拉夫誉为“巴尔干之虎”。
然而,看似强大的南斯拉夫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解体。在苏东剧变的过程中,南斯拉夫的解体比苏联的解体更为惨烈。南斯拉夫在解体过程中爆发了一系列内战,留下了各种各样的民族仇恨,至今由前南斯拉夫分化出来的各国之间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由前南斯拉夫分化出来的各国中,只有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两国发展相对较好。其中,克罗地亚的发展尤为引人注目。克罗地亚在独立后,不仅加入了北约和欧盟,分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带来的经济红利,还成功跻身高收入市场经济体。此外,克罗地亚的足球也备受瞩目,其“黄金一代”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让人们重新认识了克罗地亚的强大。
克罗地亚,这个位于巴尔干半岛的西北部的小国,在地理上相对更靠近经济发达的西欧,凭借其独特的历史、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策略,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