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自古以来便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作为“泉州学”的研究者,我们深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国际影响力。一个世纪前,泉州便引发了国际学界的广泛关注,出版的《蒲寿庚考》、《刺桐双塔》等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其他地方学如敦煌学、客家学、潮州学、温州学等逐渐成为全球性研究热点时,泉州学的研究却似乎有些后劲不足,人才青黄不接,激励机制也显得相对缺乏。直到2021年,泉州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局面才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面对新时代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泉州学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要与时俱进,构建具有国际视野、时代价值、地域特色的地方学,服务文旅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泉州新篇章的谱写提供强大动力。
为此,在今年泉州两会期间,泉州市政协常委、致公党主委、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提出了加强泉州学研究的建议。她认为,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建设,完善“泉州学”学科体系,整合文博单位和高校力量,成立相关研究机构,并筹备成立“国际泉州学研究会”,以提升团队力量。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互动平台,扩大泉州学的国际影响力,将泉州学打造成凝聚海内外泉州人的精神纽带。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推动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应该将申遗过程中积累的文献资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应用到古城风貌、传统街区布局更新中,使城市既不失历史韵味,又能符合现代功能需求。在文旅经济方面,我们应该应用泉州学研究成果所提炼的文化底蕴,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大政策扶持,拓宽资金来源和壮大人才队伍。建议建立泉州学研究推广基金,强化财政资金支持力度,设立重点研究项目、人才培养计划等专项经费,吸引社会资本和乡贤参与扶持泉州学相关项目。同时,完善泉州高校相关学科的专业设置,构建涵盖本硕博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为泉州学领域注入更多年轻、多元的研究力量。
总之,泉州学研究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未来的开拓。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推动泉州学的发展,为泉州新篇章的谱写贡献我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