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作者简介: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梅州(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最杰出的诗人、词人、散文家、书法家、画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是宋词“豪放派”的杰出代表,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在书法上,他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的主要著作有《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解词释义:
- 蒌蒿:一种草名,即白蒿。
- 欲上:指河豚正要逆流而上。这里的“上”指的是河豚回游到江河。
诗文之意:
竹林外,三两枝桃花正盛放,初春时节江水变暖,鸭儿们最先感知到这一变化。蒌蒿遍地,芦笋也长出了短芽,正是河豚逆流而上的时节,它们从大海游回江河。
诗文鉴赏: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它巧妙地选取了画中的生物,成功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中,一个“早”字随意间流露,春寒刚刚过去,桃花虽未怒放,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已经显现。
画中的鸭对于“春江水暖”的感知是无法直接通过画来表现的,但诗人却以“鸭先知”来形容,这给人一种新颖别致的想象!诗人的情感被巧妙地移入画中的动物,使其生动起来,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趣。
同样,最后一句的“河豚欲上”也是由画中的蒌蒿、芦芽而联想到的。在画中看不到的景象,经诗人凭空一添,画中的生物都仿佛灵动起来,于是春的气息便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