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鳟与三文鱼的区别及淡水虹鳟生吃标准探讨

时光流转,距离今年5月那场关于“三文鱼之争”的舆论风波已过去近三个月,但这场风波的余波依旧在业界和消费者心中荡漾。近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发布的国内首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报批稿),再次将虹鳟鱼是否为三文鱼的一种,以及是否能生食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

作为国内最大的虹鳟养殖企业,青海民泽龙羊峡生态水殖有限公司(下称“民泽渔业”)在这场争议中成为了众矢之的。8月11日,钱江晚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青海共和县龙羊峡的养殖基地,并专访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以及民泽渔业董事长应米燕。

龙羊峡水库中的虹鳟养殖区,一套从挪威引进的现代化养殖设备,保证了虹鳟鱼在优质环境下的生长。然而,当记者站在捕捞船上,目睹着捕捞、降温、运输这一系列过程时,也不禁思考:虹鳟鱼真的不能生吃吗?

争议的焦点之一便是虹鳟鱼是否为三文鱼的一种。尽管有声音认为虹鳟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三文鱼,但在挪威,虹鳟被视为三文鱼的一种,只要符合相应的养殖标准,就可以生食。而国内,中国渔业协会和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也明确表示,“三文鱼”并非单指某一种鱼,而是泛指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鱼等多个品种。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焦点是淡水虹鳟鱼是否能生吃。由于淡水鱼易被寄生虫感染,因此有声音认为淡水虹鳟不能生吃。但国家疾病防控等相关机构已经进行了严格检测,结果显示市场上的虹鳟鱼样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并不存在寄生虫问题。

面对这场争议,民泽渔业董事长应米燕表示,与其陷入无休止的辩驳,不如将精力放在进行第三方检测和制定行业标准上。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也强调,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

近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正式成立,并发布了国内首个《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这份标准明确了三文鱼是鲑科鱼类的统称,包括大西洋鲑、虹鳟、银鲑等。同时,标准也对寄生虫进行了严格规定,确保食用安全。

然而,这份团体标准也引发了新的争议。有人认为,这份标准并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且对淡水鱼寄生虫的消灭方法依据不充分。此外,也有人担心,这份标准是否能够真正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并能否得到有效执行。

在这场争议的背后,或许隐藏着国产三文鱼与进口三文鱼之间的市场之争。但无论如何,公众更关注的是对产品的知情权、选择权,以及食品安全。

这场关于三文鱼与虹鳟的争议,或许将在未来继续发酵,但希望最终能够找到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全、放心地享用到美味的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