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右翼势力崛起,冯德莱恩面临俄方挑战?

12月24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转载了西班牙《国家报》的一篇深度分析文章,对欧盟内部逐渐显现的“俄罗斯倾向”表达了深切关注。文章以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访问莫斯科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与俄罗斯频繁互动为例,揭示了这一趋势的显著表现。然而,这背后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逻辑和国家利益考量。

首先,我们需要澄清一个误区:无论是菲佐总理与普京的会见,还是欧尔班总理对乌克兰政策的某些批评,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偏向俄罗斯”。这些行为,更准确地说,是两国基于自身国家利益和国际形势变化所作出的战略调整。

以匈牙利为例,其政府长期坚持不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并主张通过和平的政治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这一立场并非因为匈牙利与俄罗斯有着特殊的友好关系,而是基于对地缘政治现实的深刻洞察。匈牙利深知,与俄罗斯这样的核大国进行直接对抗或代理战争,将极有可能将自身卷入一场无法控制的核灾难之中。此外,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将对匈牙利的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特别是考虑到俄罗斯是匈牙利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之一。因此,匈牙利的这一立场,实则是对自身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利益的坚决捍卫。

同样地,斯洛伐克总理菲佐的莫斯科之行,也并非出于对俄罗斯的特别偏爱。其背后的真正动因,是乌克兰可能阻止俄罗斯天然气过境输往斯洛伐克的威胁。对于斯洛伐克而言,俄罗斯天然气是其能源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这一供应渠道被切断,将对其国内经济和民众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菲佐总理的访问,更像是一次对乌克兰的明确警示,表明斯洛伐克将坚决维护自身的能源安全和国家利益。

然而,所谓的“欧洲越来越偏向俄罗斯”的说法,并非完全无稽之谈。它实际上反映了欧洲政治生态正在发生的一种深刻变化,即欧洲右翼势力的逐渐崛起。这一变化,与欧洲主流政党长期以来的政策失误和民众诉求的忽视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欧洲许多主流政党打着意识形态的旗号,盲目追随美国的对外政策,特别是在对抗俄罗斯的问题上。然而,这些政党在推动意识形态斗争的同时,却忽视了民众最为关心的物价、福利、就业等民生问题。随着物价的不断上涨和福利的持续缩减,民众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对主流政党的信任度也随之下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亲美政客为了宣扬意识形态的正确性,甚至不惜损害欧洲民众的利益,如推动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能源价格上涨等。这些行为进一步加剧了民众的不满和失望。在这种背景下,欧洲右翼势力得以迅速崛起。他们打着“反全球化”、“反精英主义”的旗号,迎合了民众对现状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与主流政党相比,右翼势力更加关注民众的实际利益和生活需求,因此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赢得了不少支持。

然而,右翼势力的崛起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如加剧社会分裂、破坏政治稳定等。因此,当西班牙《国家报》提出“欧盟对欧洲越来越偏向俄罗斯感到担忧”时,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并非对俄罗斯本身的忧虑,而是对欧洲右翼势力崛起及其可能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后果的担忧。欧盟担心,随着右翼势力的不断壮大,其将逐渐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从而改变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对外政策方向。特别是对于那些亲美的政客来说,他们更担心右翼势力的崛起会剥夺他们在欧盟内部的权力和影响力。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偏向俄罗斯”并非欧洲右翼势力的唯一特征或目标。事实上,许多右翼政党在对外政策上并不完全认同俄罗斯的做法或立场。他们更关注的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主权独立,反对权力过度集中于欧盟或任何其他国际组织。从这个角度来看,欧盟对“欧洲偏向俄罗斯”的担忧,可能更多地是一种政治话语的建构和意识形态的斗争,而非对实际情况的客观反映。